
文 | 幸孕姐(高级母婴护理师,原创不易,请勿抄袭)
人终究会老去,有人说身体健康、家庭和睦、生活充实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,可是生活中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,在与子女的相处过程中充斥着争吵、委屈、为难等不良情绪,自己耗心耗力一辈子,换来的却是老无所依,这无疑是悲哀的结局。
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,图文均无关
如今,多数老人开始转变观念,他们不再信奉“养儿防老”的理念,而是尽早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,不再将幸福赌在儿女身上。
邻居张奶奶就是这样一位有先见之明的老人,如今的她生活安逸、充实又快乐,周围老人向她请教,张奶奶说:晚年生活过得幸福,靠的不是儿女,而是准备好“三物”。
❶充足的储蓄
张奶奶膝下有一儿一女,均已成家立业,她对孩子们的教育十分严苛,儿女大学毕业后,她就让其独立,为他们自己的人生做打算,儿女买车买房向她伸手请求支援,都被张奶奶一一拒绝。
她说: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全盘托出,我将他们养育成人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我不指望他们给我养老,但他们至少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,我也需要为自身的晚年生活做好保障。
❷健康的身体
张奶奶平时特别注重养生,每天雷打不动地散步,饮食上也特讲究,身体素质非常强。
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,随着年龄的增长,身体机能逐渐退化,身体疾病很可能成为拖累儿女、烦扰自己的大事儿,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前提,金钱名利荣誉等都比不上健康,到了一定的年纪,不是吃药就是住院,生命也会变得黯淡无光。
为此,身体健康非常重要,俗话说,久病床前无孝子,一旦自己病倒,看护费、医药费等都会成为一种负担。
❸充实的精神生活
多数老人为子女操劳一辈子,始终没有活出自我,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,父母要学着放手,多将时间和心思花在自己身上,不要插手儿女的家庭琐事,不要过度依赖子女,不要整日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。
人到晚年应该活得更加通透,心胸更为豁达,想要自己的过得幸福,那就要懂得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情,比如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旅游,找兴趣相似的老年人一起跳跳广场舞、打打太极、踢毽子、下棋等等,精神生活富足,才能活得独立、快乐,儿女们也能放心。
每个人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里,老年人同样如此,当你将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好。
有些老人晚年生活过得不幸福,多半是自己酿下的苦果,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导致——
晚年不幸福的老人,有哪些特征
▲不给自己留后路
钱是最现实的东西,有些老人将大半辈子的积蓄都花在孩子身上,到了迟暮之年,口袋里所剩无几,此时又缺少经济来源,本身经济压力大,老人就算需要钱,可又心疼儿女不易,多半向孩子们开不了口,结果一大把年纪还要为钱操心。
▲教育方式不当
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成效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自己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,有的父母重男轻女、对孩子教育实施打骂或者棍棒教育,亦或是生而不养等等,都可能导致孩子对自己不冷不热、不理不睬。
▲过度溺爱孩子
溺爱孩子可能会养出一个“白眼狼”或者“啃老族”,这类孩子自私自利、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,当父母需要他们时,他们可能只顾自己而忽视父母的养育之恩,为此老人们只能自食苦果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