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是2021年2月18日,农历正月初七,也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。
(图源:微博热搜截图)
不少网友大呼:“回首望去,放假的那一天好像就在昨天”。
另外别忘了,这周没有双休!根据调休,放假回来的那个周六(2月20日)也要上班!而下一次假期是4月的清明节。
同时,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,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陆续公布了开学时间,如北京寒假仅28天,上海、广东等地2月22日开学。
接下来,新妹给大家整理了各地的开学时间,一起来看看吧!
全国各地开学时间陆续确定
北京市
北京中小学寒假时间安排公布:2021年1月30日-2月28日。2021年3月1日开学,7月14日结束。如遇特殊情况,北京市教委将根据有关规定研究调整校历。
北京大学: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改为2021年3月8日。
清华大学:当前身处国内低风险地区且返校前14天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,原则上于2月21日(含)前返校并完成注册。
中国人民大学:学生报到注册时间调整为2月27日,3月1日正式上课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:3月1日,非毕业年级本科生返校报道;3月12日,毕业年级本科生、在校住宿研究生返校报道。毕业生可申请提前返校。
天津市
中小学生寒假放假时间2021年1月25日,下学期将于2021年2月22日开学。
天津大学:全体在校生自3月1日起按通知安排分批返校并报到注册,3月4日开始上课。
河北省
邢台市:中小学、幼儿园3月1日正式开学。
保定市: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开学时间为2021年2月28日。
邯郸市:小学、幼儿园和特教类学校开学时间为2021年3月8日,市属高校从2021年2月27日起至2021年3月13日分期分批开学。
承德市:高中、小学、初中、幼儿园全部2月28日报到开学。
秦皇岛:中小学3月8日开学,高中3月1日开学;沧州的全市中小学、幼儿园于2021年3月1日开学;唐山市开学时间为2021年3月1日。
(图源网络)
黑龙江省
全省普通高校、中小学校(含中等职业学校)都要正常开学,高校开学时间原则上不早于3月3日,不晚于3月15日,各市地(县、市区)中小学开学时间为3月3日至15日。
上海市
上海市中小学2月22日开学。上海市各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按照“错区域、错层次、错时、错峰”原则,自行确定并发布2021年寒假及春季开学时间。
江苏省
如无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规定要求,全省中小学幼儿园2月22日开学上课。
江西省
中小学、幼儿园于2月27日开学。
湖南省
2021年2月27号和2月28号报到,3月1号正式上课,各幼儿园参照执行。
广东省
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统一于2021年2月22日开学。
重庆市
全日制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寒假为2021年1月30日至2月28日。2021年3月1日起中小学和中职学生开始上课。
四川省
四川省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:新学期于2月28日办理入学手续,3月1日正式行课。幼儿园参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学时间执行。普通高中新学期于2月28日办理入学手续,3月1日正式行课。
西南交通大学:学生按批次、按规定、按条件返校,第一批次返校时间为2021年2月20日-21日。第二批次返校时间为2021年2月23日-24日或2月27日-28日。
成都大学:2月18日-21日分批错峰返校,2月20日、21日报到注册,2月22日正式行课。
贵州省
贵州省义务教育阶段,一至八年级开学时间为2021年3月1日,九年级开学时间为2021年2月22日;高中阶段,高一、高二年级开学时间为2021年3月1日,高三年级开学时间为2021年2月22日。
云南省
云南省义务教育一到八年级学生2月28号报到,3月1号开始上课。
安徽省
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:学生2021年2月28日报到,3月1日正式上课。
安徽中医药大学:2021年春季开学时间调整为3月8日。
合肥工业大学:学生返校报到时间为3月3日-6日,并要求分四个批次有序返校,不在学校批准返校名单内或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严禁返校。3月8日正式上课。
吉林省
中小学校2021年3月1日正式开学,3月2日返校。
吉林师范大学:学生返校时间为3月3日至7日,分五批次返校。
说明:如上为目前各地宣布的开学时间,如有变动,请以实际为准。
节后如何调整好身心状态
春节长假已至尾声,人们已经或即将要回到自己的学习、工作岗位。
长假之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容易出现不适应的表现,也就是节后综合征。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,提不起精神,上班的工作效率低,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、眩晕、肠道反应、神经性厌食、焦虑、神经衰弱等。
那么该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呢?
设置作息缓冲期
提前走出舒适圈
长假结束,人们需要离开悠闲舒适的氛围,立刻回到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,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“惯性”,会感到很不适应,从而产生对上班的不适感,甚至还会出现抑郁、焦虑、心悸、失眠等问题。
这时大家应提前调节,主动适应,不妨给自己设置一个生活、工作的作息缓冲期。
比如在假日最后一天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事,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回工作状态上。
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,意识到这些症状是人们重启工作状态时自然产生的,接纳这个重启的过程,不要对自己的状态有过多的苛责。
另外,工作安排上要循序渐进,可以先从简单工作开始做起,慢慢过渡到正常的工作节奏中。
顺应身体调节奏
尽快调整生物钟
长假期间,人们往往会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,生活失去规律,因此容易在节后出现失眠、早醒,以及情绪低落、精神不振等情况。
这时,我们应尽快调整生物钟,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安排作息。
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循行有其气血旺盛的时间点,如: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的时间节点,此时要保证充分的休息;早晨5点到7点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行旺盛的时间点,这个时间点排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。
因此,建议按照身体时间节律来安排作息,让各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。
适度运动消疲劳
始终保持精气神
春节长假期间,人们往往会增大饮食上的摄入,再加上疫情的影响,运动量大幅减少,其后果不仅仅是“每逢佳节胖三斤”这么简单,人们的“精气神”也会受到影响,整个人变得“懒懒的”。
因此,节后要逐渐恢复运动,消除疲劳、恢复精力,同时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,提高免疫力。
另外,运动还可缓解抑郁和紧张情绪,对适应忙碌的工作以及减掉“过年肥”大有帮助。
不过,节后恢复运动切不可急于求成,需对运动量有所控制。
目前,受疫情影响,运动场所相对受限,为了避免人群聚集,大家可以选择瑜伽、跳绳、健身操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对场地要求较少的运动,循序渐进,逐步提高运动强度、提升体能。
除此以外,我们提倡“养生生活化,生活养生化”,在运动场所相对受限的时期,我们可以把运动养生融入日常生活。
比如增加家务劳动,少坐电梯、多爬楼梯,外出乘坐公交车时提前下车步行至目的地等,以此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。
最后,文章底部点亮【在看】,并且【分享】给更多朋友,新的一年照顾好自己!
-END-
图文源自网络,由新东方在线整理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联系删除
【好课推荐】
? ? ?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